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4届连任全国文明城市称谓,英豪城市续写新篇章丨德耀江城

4届连任全国文明城市称谓,英豪城市续写新篇章丨德耀江城

2025-07-18 22:43:40 [百科] 来源:柔美灵阁站

4届连任全国文明城市称谓,届连孕育19位全国品德典范、任全125位(组)“我国好人”、国文丨德8户全国文明家庭,明城每4人中就有一名自愿者……。市称市续

这一组组数据,谓英彰明显英豪的豪城武汉公民一起铸就的精力高度。

近年来,写新武汉继续推进新时代精力文明建造高质量展开,篇章将“英豪城市”的耀江精力底色融入城市肌理,在品德高地建造、届连饯别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任全文明创立为公民等方面交出了亮眼答卷。国文丨德

奋力打造新时代英豪城市。明城

先进典范引领向上向善社会风气。市称市续

武昌中心农人运动讲习所原址纪念馆。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武汉是英豪的城市,武汉公民是英豪的公民。

大力宏扬大别山精力、抗洪精力、抗疫精力,奋力打造新时代英豪城市,成为武汉公民的广泛实践。

以坚决的理想信念筑牢精力之基。我市依托360多处赤色场馆,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矩阵,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理论宣讲“主阵地”,经过大众脍炙人口的方式,推进党的立异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5月23日,武汉市肺科医院副院长杜荣辉被颁发第九届全国品德典范荣誉称谓。多年来,杜荣辉坚持带医疗队深化偏僻山区义诊,跋山涉水为乡民问诊送药,协助数千名肺病患者祛除病贫之疾。

自2007年评选出首届全国品德典范,18年来,武汉已涌现出19位全国品德典范,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30年隐姓埋名,悉心为国铸重器的共和国核潜艇前驱、“共和国勋章”取得者黄旭华;冲击在抗疫最前哨,以实际举动诠释“公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公民英豪”张定宇;危险时间挺身而出,英勇逆行的“快递小哥”汪勇;捐资助学1000万元,协助500余名青年学子生长的院士崔崑;在台风中抢救国家要点实验渠道,用生命诠释对党忠实的黄群;将一生积储1000万元无偿捐献给家乡教育事业的第一代女空降戎马旭;不畏阴险,三次冲进火场接续救人的“救火英豪”李道洲……。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身份是武士、医师、教师、公务员、退休干部、外卖小哥……在品德建造多个维度树起精力标杆,包括全国品德典范中乐善好施、拔刀相助、诚笃守信、敬业贡献、孝老爱亲悉数五大类别。

典范的力气带动更多人奋力前行,“人人争做自愿者”成为市民自觉举动。到2024年末,全市注册自愿者人数超越338.9万人,相当于每四个武汉人中就有一人参加自愿服务。“红马甲”的身影活泼在文明引导、助老扶弱、社区管理等多个范畴,英豪城市文明之根愈扎愈深。

加强公民品德建造,全市各行各业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武汉以我为荣”文明素质提高举动、“文明旅行进景区”、“清洁家乡”、“文明礼仪进车厢”、“一盔一带”安全看护、废物分类、健康义诊……一个个实践活动有用打开,向上向善渐成风气。

饯别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

大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武汉绿色驿站文明空间。长江日报材料图片。

清晨的解放大路,公交车在斑马线前慢慢停驻,司机向行人挥手暗示优先通行,行人向司机浅笑允许称谢。这一幕,是武汉“礼让斑马线”举动的日常剪影。

大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让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

在街头,文明成为“看得见的景色”。全市600个路口施划了960组“礼让”提示文字,“车让人”逐步成为驾驶人的自觉;地铁线路全部站点均装备无障碍电梯、盲道、轮椅坡道;第一批51个武汉绿色驿站文明空间出炉,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市民日常日子;246家要点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共建,文明积分兑换服务鼓励市民饯别美德。

在学校,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情怀。把讲堂“搬”到国旗下,每周升旗仪式便是一次特别的思政课,文明家庭进学校宣讲家教家风,“小小赤色讲解员”等自愿服务活动传递赤色精力,思政小剧展演、思政课“套餐”、故事共享……丰厚的讲堂方式,让爱国主义精力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在村庄,新风气正改写旧风俗。蔡甸区农机手用拖拉机组成“新风迎亲队”的视频全网刷屏;新洲区李集大街张店文史馆里孩子们听爷爷讲农耕变迁;《武汉市文明乡风建造工程十大举动计划》印发,敞开“乡约文明·推陈出新·实践先行”系列举动。

在网络,公民品德建造日益加强,正能量站上云端。武汉文明网结合“武汉以我为荣·文明上网篇”,展开“向‘网’的文明日子”活动;地铁公益广告创意设计大赛中,一幅《与武汉共夸姣》的插画著作刷屏朋友圈——画面里,黄鹤楼与光谷星河交相辉映,市民手举“文明”灯笼照亮城市夜空;举行“树文明新风建和美村庄”短视频大赛,向网友展现我市乡村传统文明的共同魅力。

5月23日举行的全国精力文明建造赞誉大会上,武汉上榜50个全国文明单位、16个全国文明村镇、9所全国文明学校,这是广泛饯别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的鲜活效果。

文明创立为公民。

让大众得到实惠。

游客乐游东湖。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暮色初垂,武汉美术馆(琴台馆)的曲面穹顶泛起银光,这座全球首个“地景式杂乱双曲面清水混凝土修建”,成为来汉游客抢手打卡地。东湖景区人头攒动,黄鹤楼上游人如织。刚刚曩昔的“五一”假日,武汉再次跻身全国十大抢手旅行城市之列。

武汉,这座承载千年文明的国家前史文明名城,不断经过文明赋能高质量展开,让大众的取得感更足、美好感更可继续、安全感更有保证。

600多年前史老街昙华林经改造后,老修建变身文创工坊,年招待游客打破数百万人次;两江四岸长江灯火秀,让百年江汉关钟楼变身巨幅画布;光谷空轨上线AR专列,戴上AR眼镜的游客惊呼“像在科幻电影中”。21日全市文明旅行展开大会提出,武汉将尽力建造国际闻名的文明旅行目的地,加快把文明旅行业培养成为支柱产业。

2025武汉马拉松期间,外籍选手被东湖风景“圈粉”;抢手话题“英国小哥带你走进春天里的武汉”被240万网友围观;“去武汉看樱花”“跑汉马”“跟着春晚游武汉”等热词的背面,武汉人气、流量、热度不断提高。

走进武汉经开区沌阳大街薛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白叟们享用家门口的义诊服务,孩子们在“四点半讲堂”操练书法。近年来,武汉新改建2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51个绿色驿站文明空间,“15分钟文明实践圈”掩盖全市,阅览共享、健康义诊、责任理发等便民服务触手可及。

市民急难愁盼“码”上办,“天天敲门组”敲出新气象,“社区食堂”托住夸姣日子,“互联网+才智养老”让白叟安享家门口的美好晚年,公益保管室托起孩子“七彩暑假”……把实事办实、难事办好,在底层管理中增进一致,全部为了公民的夸姣日子。

文明城市公民创,文明创立为公民。在武汉,每个人都是文明的创造者、传播者、受益者,市民在文明城市创立中得到了实惠。

(长江日报记者高萌)。

(责任编辑:热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