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消博会探“新”:“小展位”里的村庄复兴

消博会探“新”:“小展位”里的村庄复兴

2025-07-19 02:41:58 [综合] 来源:柔美灵阁站

董新越(左)承受记者采访。新人民网记者 史新培摄。消博小展兴

在第五届我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现场,位里记者在四川展厅的庄复转角处,被一抹红定格——身着羌族刺绣服饰的新工作人员正站在缺乏1平方米的展位前,当心调整着产品的消博小展兴摆放视点。

“我叫董新越,位里来自汶川,庄复带着家园的新车厘子产品来‘闯’消博会。”董新越用手在狭小展台上悄悄划过,消博小展兴笑着说:“能经过层层选拔取得参展时机,位里已深感侥幸,庄复咱汶川车厘子也算‘走出大山见世面’了。新”。消博小展兴

展位虽小,位里却承载着家园农产品与国际展会的初次“密切触摸”。

更让人重视的是展位背面的助农故事:“到2024年6月,咱们累计收买车厘子117吨,为1200余户果农带来167万元收入。”董新越翻开账本告知记者,“除了收买精品果,咱们还收小果、裂口果——这些曾因品相被商场‘筛选’的果实,现在成了果酒等产品质料,让农户每一颗辛苦种下的果子都有了价值。”。

这样的“全收尽收”,是当地车厘子工业“小生果大民生”的缩影。

董新越告知记者,2024年,汶川甜樱桃产值达2180万斤,销售额打破6.54亿元,占全县第一工业的41%,带动人均增收3500元。从1997年引种欧洲品种到现在的“我国地舆标志产品”,当地车厘子的“逆袭”不只靠北纬31°的共同气候,更源于工业链的延伸。

更让董新越振作的是,借消博会春风,家园的车厘子正从“卖鲜果”向“卖品牌”晋级。

现场,小小的展台不断迎来品味的观众。他坦言,最等待的不仅仅当场签下订单,更是让人知道汶川车厘子工业步入正轨。

车厘子的消博之旅,或许仅仅起点——当家园的滋味被国际品味,消博会的含义便已逾越买卖自身,成为村庄复兴与全球消费同频共振的生动注脚。

当小农户的账本与全球供应链接轨,消博会也成了城乡对话的桥梁。

在不少省份的村庄复兴专区,记者与来自全国的参展商沟通时发现,青海牦牛肉、云南咖啡豆、陕西苹果等“家园味”汇聚一堂,正借消博会走向全国。

从田间到国际舞台,消博会不仅仅产品展现的渠道,更是村庄复兴愿望照进实际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探索)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