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对口援疆 潮涌天山丨漳木一家亲 共绘同心圆——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有形有感有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总述

对口援疆 潮涌天山丨漳木一家亲 共绘同心圆——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有形有感有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总述

2025-07-19 06:55:31 [百科] 来源:柔美灵阁站

在天山北麓的对口木垒大地,福建省对口援助新疆作业前方指挥部漳州分指挥部(以下简称“漳州分指”)完好精确全面遵循新年代党的援疆援疆有形有感有用治疆战略,以高度的潮涌政治自觉和激烈的任务担任,将铸牢中华民族一同体认识贯穿于援疆作业的天山体全进程、各方面。丨漳共同

漳州分指立异构建多层次、木家民族宽范畴、亲共常态化的绘同往来沟通融合渠道,促进漳州木垒两地公民心灵相通、心圆文明相融、福建分展开同享,漳州铸牢中华铸牢中华民族一同体认识,识总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力家园,对口奋力书写新年代对口援疆的援疆援疆有形有感有用精彩华章。

农牧民夜校辅导员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训练基地为大众授课(4月23日摄)。潮涌叶斯哈提摄。

在往来沟通融合中厚培精力膏壤。

6月的烈日下,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英格堡乡月亮地村数十株开放新枝的石榴树迎风招展。这是2024年福建新疆台湾三地青年一同种下的,见证着三地青年间的真诚友谊与文明融合。

2024年7月,在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穿针引线、漳州分指和南平分指挥部详细对接下,一场由三地30名青年参与的丝路同源·山海交响——两岸青年“互学互鉴、同心同行”新疆沟通营成功举行。在为期6天的行程中,三地青年一同在新疆研学,同上一堂课、同看一本书、同书一长卷、同绘一幅画、同植一棵树,深化了解新疆前史,感触祖国的地大物博和中华文明的博学多才。

深化推进各民族往来沟通融合是铸牢中华民族一同体认识的重要途径。近两年来,漳州分指活跃推进漳木两地青少年展开“线上结对+线下互访”活动,促进漳州10所校园与木垒11所校园达到共建,展开线下学术沟通、研学互访及线上云端讲堂、信件结对活动等近50场次;联合两地妇联展开“最美家庭”互访、“石榴花·漳木一家亲”往来沟通融合活动,同享先进经验做法,共话两地友情。在深化沟通促进协作上,漳州分指推进漳木两地党政部分、功用单位、各行业范畴相互调查沟通学习,促进“县区带城镇,部分带范畴”协作共建11个,争夺计划外结对帮扶资金700余万元。此外,还发挥对台优势,找准援疆切入点,打造昌吉回族自治州首个对台沟通活动,即两岸青年“互学互鉴、同心同行”新疆沟通营活动,让两岸大众在心与心的融合中增进了解和信赖。

近两年来,漳州分指坚持“拓维度+提温度”并行,构建起多层次、宽范畴的往来沟通融合渠道,继续加强常态化互动,推进了各族大众在往来中凝集一致、在沟通中互学互鉴、在融合中增进感情。

在文明认同中筑牢思维根基。

“‘龙江风格’的中心,是刻进骨子里的团体主义精力——无私奉献、统筹兼顾。它逾越了时空,在新年代仍然滚烫。”英格堡乡党委宣扬干事胡晓倩说。

6月16日至19日,漳州分指、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县委宣扬部约请漳州市龙海区“龙江风格”传承研究会专家,赴木垒各单位展开专题宣讲,把“龙江风格”播撒到天山脚下。这是一场跨过时空的思维传递,是一场扎根边远地方的精力耕种,也是一场联合两地的文明融合。

“您好,能够给我讲一讲《本巴》的创造进程吗?”近来,在英格堡乡菜籽沟村刘亮程文学馆的数字展厅里,一位来自福建漳州的少年经过AI互动设备,和刘亮程数字人进行对话,《本巴》小说里的场景瞬间闪现,陈旧史诗在人机对话中复苏。

2024年9月,由福建漳州援建的刘亮程文学馆数字展厅投入使用,这也是全国首个开发的文学著作、文学意境数字化沉溺式体会展项的文学馆。观众经过前沿数字应用技术,即可对刘亮程文学著作进行现场沉溺式体会和网上互动。现在,这儿已成为木垒文旅新地标,也是各地游客了解当地文明的重要窗口。

近两年,漳州分指坚持“强阵地+创精品”并行,以活动展开、阵地建造、著作创造为载体,打造有形有感有用铸牢中华民族一同体认识渠道。在漳州分指的约请下,百余名国家级书画艺术名家走进木垒采风和展开艺术沟通,让文明认同在沟通互鉴中愈加具象和生动。本年初,漳州布袋木偶登上2025年新疆与援疆省市电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不只丰厚了春晚的节目内容,也让福建木偶戏艺术得以在新疆大地上展现风貌。而“丝路同源·山海交响”闽疆(木垒)非遗沟通新春专场表演,更是汇聚了两地特征非遗代表性项目,让观众近距离感触不同地域文明的魅力,促进了两地大众的了解与沟通。

本年6月,“丝路同源·山海交响”2025年“福茶天山行”活动走进木垒。当闽南茶道的高雅融入木垒村歌的豪放,一场跨过山海的润心之旅,便在天山脚下这片养心之地悄然铺开。从茶艺传承到情感融合,福建援疆以茶香为墨,在丝路古道上书写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我国梦的年代新篇。

参与丝路同源·山海交响——两岸青年“互学互鉴、同心同行”新疆沟通营的青年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马圈湾玻璃栈道“天空之镜”合影(2024年7月15日摄)。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供图。

在共建同享中凝集固边兴边合力。

“您好,我叫努尔哈买力,我今日来你们家买只羊……”。

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石头乡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训练基地,努尔哈买力·哈毕拉和塔依尔·那比两名学员,用流利的普通话模仿着小羊生意的情形。这个训练基地由漳州分指、南平分指挥部投入100万元一同援建,内设讲习所、多媒体功用室、情形模仿室、积分兑换超市、理论宣讲室等场所。自2024年末投入使用以来,该训练基地累计训练学员4期130余人次,向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搬运工作68人次。

“曾经我不明白普通话,找作业也比较困难。参与训练后,我顺畅进了工厂,现在收入安稳,日子也跳过越好。”学员沙拉古丽·肉孜说。

小小的训练基地,已然成为强边兴疆的神经末梢,为铸牢中华民族一同体认识供给了杰出载体。

2024年11月,漳州分指辅导展开木垒“我为祖国守边远地方”赴闽调查沟通活动,木垒5名边防干部和15名优异护边员代表走进福建,观赏赤色教育基地、倾听主题讲座、了解诏安县梅岭镇南门哨卡的宿世此生和看护国家海防的感人故事。调查期间,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边境办理大队还与福建省诏安县公安局海防大队签定联创联建协议,陆疆与海防的守望同盟就此树立。

“‘没有祖国的边防,哪有咱们的牛羊’。作为一名护边员,承担着看护国家疆域安全的重要责任,我要坚决履行好责任,让党和公民定心!”木垒护边员叶尔肯江说。

本年6月,第一批“闽商昌吉行”活动掀起闽昌两地商企深度协作的热潮。60余位闽商代表经过实地调查、现场调研等方法,近距离接触新疆经济展开的微弱脉息,并签定多项协作协议,为深化两地沟通协作注入了新动能。

“铸牢中华民族一同体认识,重在久久为功,贵在润物无声,成于共建同享。”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县委副书记、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指挥长高国亮说,漳州分指将继续深化两地间的往来沟通融合,不断增进文明认同,广泛凝集固边兴边合力,让各族大众像石榴籽相同紧紧抱在一同,携手绘就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我国梦的壮美画卷。 (何毅鸿、陈细慧)。

(责任编辑:娱乐)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