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疆电入渝”工程今天投产送电 新疆为什么送出的是直流电?

“疆电入渝”工程今天投产送电 新疆为什么送出的是直流电?

2025-07-19 03:51:15 [百科] 来源:柔美灵阁站

今日(10日)上午,疆电入渝我国“十四五”重点工程建造项目,工程疆电外送特高压三通道“疆电入渝”工程投产送电,今天作为我国第一批“沙戈荒”大型风电、投产光伏基地电力外送工程之一,送电送出工程接入的新疆1420万千瓦电源中,新动力装机占比超越70%。流电远在新疆的疆电入渝电能是怎么跨过山河送往重庆的?

衔接新疆、甘肃、工程陕西、今天四川、投产重庆。送电送出

五个省区市。新疆

记者来到坐落新疆哈密市东天山脚下的流电巴里坤±800千伏换流站,这儿一起也是疆电入渝“疆电入渝”工程电力运送的起点。今日十点半左右,这条衔接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五个省区市,全长2260公里的“电力天路”完成了投产发电。

记者了解到,这条线路开工于2023年8月,到今日投运实践的工期还不到2年,创下了我国2000公里以上特高压输电线路最快开工到投运的纪录。

“跨雪山 越戈壁” 铁塔“增重”抗住西北风。

建造这样一条超越2000公里的输电线路并不简单,首要面临的便是杂乱的地势。从我地点新疆哈密动身,一级级输电铁塔先后穿越雪山、戈壁、沙漠等杂乱地势地貌,其间,新疆段冬天施工温度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给全体施工带来不小难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条输电线路建造中途经新疆、甘肃的多个风区,为了下降百米输电铁塔在强风下发生晃动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转的影响,施工人员对每个风区段风速段进行科学丈量,给风力大的区域铁塔增重,分量足够大的“胖子”铁塔也能够在强风区中稳稳站立,保证输电线路安全运转。

“沙戈荒”新动力送电量超五成。

除了运送间隔长、建造难度大外,作为新疆第三条外送电特高压大通道,投运后,“疆电入渝”工程还有一大特色便是充分利用了新疆巴里坤当地共同的沙漠、戈壁、荒漠区域的光热和风力所发生的绿色电能。

现在,估计每年通过“疆电入渝”工程,新疆能够向重庆运送电能360亿千瓦时。其间,运送电能清洁动力占比不低于50%,估计每年能够减排二氧化碳1650万吨。依照最新核算规范,每棵树均匀每年吸收二氧化碳约为18.3千克,每年新疆通过风力、光热发生清洁电能运送至重庆,相当于栽培9亿棵树的减碳量。

看望西南首座特高压受端换流站。

“疆电入渝”工程投产后,来自新疆的电仅需7毫秒就可送达重庆,大幅提高我国清洁动力的跨区域消纳才能。

2260公里外电能 7毫秒抵达重庆。

记者来到了“疆电入渝”特高压工程坐落重庆的渝北换流站。来自广袤新疆的风电、光电通过7毫秒的传输抵达重庆后,将在这儿进行直流换沟通,再送到重庆的千家万户。

整个工程起于新疆哈密市,途经甘肃、陕西、四川,通过2260公里的“翻山越岭”,沿途翻越天山、穿越河西走廊、飞越黄河、跨过秦岭,终究来到这儿,这也是我国西南区域首座特高压承受端换流站。

换流站近40个足球场巨细。

整个渝北换流站规划很大,占地面积抵达27公顷,相当于40个规范足球场的巨细。在成为换流站之前,这儿是“六梁七沟一河道”,归于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势。当地建造者运用200台机械,开山、拓土、填河,工程全体挖填方量约等于30多个“水立方”工程,算是今世的“愚公移山”了。

来自新疆的电抵达这儿后首要要通过平波和滤波设备,浅显地说便是把长途运输的电再过滤一道,让它更纯洁更安稳,然后再进行直流换沟通。

科技助力换流站“心脏”安全运转。

直流换沟通的中心部件——换流阀,就藏在一个像绿盒子的修建里。它也是整个换流站的心脏。换流阀单个高10米、长宽4米,分量超越20吨,“悬挂”在阀厅的顶部,每个由近百个模块组成,这样的换流阀,整个渝北换流站共有24个,均为我国自主出产。

此外,为了实时监测“心脏”内部的运转状况,阀厅内还安置了红外测温体系,28个轨迹摄像头来回移动,对中心设备进行测温,保证设备状况正常。

此外,9个鹰眼摄像头和885个高清摄像头组成的智能联合巡检“战队”,还能自动识别设备油位过高、表盘污损等异常情况,并进行快速自动化处置。

新疆“输电致富” 重庆“用电强产”。

新疆是我国动力重要基地,重庆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疆电入渝”工程很好地发挥了两地优势,新疆的清洁动力能够安稳送出,而重庆每年又能够获得超360亿千瓦时电能来扩大出产,360亿千瓦时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1000万户家庭一年的日子用电量,也相当于出产500万台新动力车的用电量。而每年运送到重庆的清洁电量相当于曾经9座百万千瓦级火电厂发的电,极大改进了重庆的动力结构。

“疆电入渝”工程就像一条枢纽衔接新疆与重庆,新疆“输电致富”,重庆“用电强产”。

新闻链接:为什么新疆送出的是直流电?

“疆电入渝”后,在换流站把从新疆送来的直流电转换成咱们日常日子中所运用的沟通电,这样能够削减电力传输损耗。

从风起戈壁到灯亮山城,2260公里的超长旅程,是一场关于输电方法的才智选择。

沟通电如城市快递,拿手近间隔分配;而特高压直流则是一列“电力货运专列”,穿越荒漠山川,不中转、低损耗,将电流送达换流站这一“超级分拣中心”。

当直流转换为沟通,城市电网便流动起戈壁与山城共织的光亮诗歌。在这场跨过山河的输电征途上,直流,给出了更稳、更准、更才智的答案。

(总台记者 孙渊 李洪淼)。

(责任编辑:焦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