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机损率仅0.5% 每亩多赚15元 科技助力夏收发明良性循环

机损率仅0.5% 每亩多赚15元 科技助力夏收发明良性循环

2025-07-19 05:57:07 [探索] 来源:柔美灵阁站

到昨日(10日),机损技助全国夏粮小麦已收2.6亿亩,率仅力夏整体进展过七成。每亩明良湖北、多赚四川、元科安徽、性循河南麦收相继完毕,机损技助麦收重心转移至山东、率仅力夏河北、每亩明良陕西等小麦主产区。多赚

现在,元科河北全省3300多万亩小麦收成已过两成。性循在邢台南和区,机损技助当地34.97万亩小麦已进入收成高峰期,率仅力夏机收率到达100%,每亩明良估计14日左右可完结收成。

在河北沧州,为确保农机高功率作业,当地的供销社调配了30辆柴油加油车,跟从收割机一起转场作业,为收割机和运粮车供给及时、高效的加油服务。

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好庄家栽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刘树林:收割机在地头上就能加油了,价格经济又实惠,还给咱们省了不少时刻,下降了作业本钱。

这两天陕西正在进行夏玉米的耕种,在咸阳市泾阳县,安装了斗极导航农机辅佐驾驭体系的拖拉机在田间来回络绎。作业人员只需简略设置,便可轻松控制其行进路线、速度、作业深度以及耕种行宽、株距。

陕西省泾阳县海普粮食专业合作社技能部司理 王斌:经过运用斗极导航体系,进步了耕种质量,减轻了机手的劳动强度,作业功率也大幅进步,单台一天的作业面积能够到达120亩以上,比惯例耕种能进步40%的功率。

据预测,未来一周麦收区域将有一次显着降雨进程。农业乡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随麦收进展继续做好农机作业服务确保,安排麦收省份精准调度机具,紧抓雨前抢晴收成、雨后抢墒耕种,尽力确保收在适收期、种在丰产期,夯实全年粮食丰盈根底。

科技助农。

精细化田管机损率仅为0.5%。

到6月10日,山东冬小麦收成已近六成,玉米已耕种三成。采访中记者发现,本年山东的“三夏”出产,一系列精细化技能的使用成为新亮点。

在山东临沂临沭县曹庄镇种粮大户吴清国2000亩的麦田里,农技人员测算刚刚收割完的小麦,机损率为0.5%,远低于每亩地1.2%的规范机损。

山东临沂临沭县曹庄镇种粮大户 吴清国:我算了一下,增收16000斤小麦,能多卖19000多元钱。

那么0.5%的机损率是怎么完结的?采访中,记者看到,机手收成小麦的时刻是有考究的,他们会依据小麦不一起段的水分巨细、天气状况等要素,对收割机进行实时调整,到达最佳收成效果。

山东临沂临沭县农机手 吴书同:小麦早、晚收割的时分,比较湿润,含水量比较大,咱们得经过调整风机,把风量变大,把筛子的视点也一起扩大,尽可能把杂余都吹掉。车速还得降到时速5迈左右,确保收割机风机能顺畅作业,防止阻塞。

这种操作,并不是一切机手都乐意去做。由于在麦收作业中,这种烦琐的操作,会影响作业面积和收入。

山东临沂临沭县农机手 吴书同:依据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地块。每次调整的话,都得耽搁半小时左右。人家机手一天干100亩,我得比人家一天少收20亩左右,也得少赚1000多元钱。

为实在下降机损率,临沭县自2022年起设立了专项奖赏资金。当年投入178万元,对机损率控制在1.2%以下的农机手,给予每亩15元的作业补助。这一方针有用鼓励了机手进步作业质量。

山东临沂临沭县农机中心主任 张立达:农机手依照这个规范去干,损失率低了,老百姓才喜爱,这种市场化的需求,然后又倒逼农机手,不断去更新他的配备,进步他的操作技能,这样才干增加收入,然后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除了农机手的收割技能外,小麦种类的挑选,也是下降机损的关键要素。

山东临沂临沭县农业乡村局高级工程师 李晓春:在选种的进程中,咱们就优先推用直立性好,抗倒伏的小麦种类,这样的小麦它的“适机性”(合适机械化作业)好,能够下降损失率。

农机精准科学耕种。

控距提效增产。

山东夏收严重进行的一起,夏种也同步打开。本年,许多农户都会挑选玉米精量耕种机进行耕种。这类耕种机在播玉米种子的时分愈加精准,能够一起播施肥料,并铺设滴灌带,一次完结三种田间作业,进步了耕种功率。

在山东聊城莘县王奉镇的一块高规范农田里,每颗玉米种子耕种的间隔都共同,都是一掌的间隔,耕种的深度也共同,这样后续玉米种子出苗就会规整,防止相互抢夺水分营养,有利于玉米单产进步。

玉米种子株距相同,行距却不相同。聊城莘县三万多亩的玉米田都是宽窄行,宽行行距80厘米,窄行行距40厘米,相较于行距共同的地块,选用宽窄行的地块能够增产5%到15%。

山东聊城莘县农业乡村局农业技能推广研究员 李哲:在窄行两行玉米里边铺设滴灌带,便于水肥更近地运输到这两行里边。宽行起到通风透光的效果,更便于玉米的增产。

山东全省精量耕种机保有量43万台。上一年以来,山东对玉米高性能耕种机实行了“优机优补”,进行了优化分档、进步了补助额度,最高可补到51600元。

(责任编辑:探索)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